首页

五台山清凉佛国静心之旅游记

发布时间:2017-07-19

2017年7月13日,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高管教育中心的十多位校友企业家共赴五台山,进行为期4天的清凉佛国静心之旅。当天我们到达入住曼殊苑客栈,空灵飘渺,深呼吸,沁入心扉的是悠远而绵长的感伤、或感动…..这是一家“携一人隐去而终老”的客栈,客栈主人是一对遨游在灵性世界的夫妻。看到他们,想起了“只羡鸳鸯不羡仙”的佳句。

7月14日凌晨三点起床,外面淅淅沥沥下着雨,我们摸黑驱车来到碧山寺。此寺创建于北魏,重修于明代,是出家人受三坛大戒的寺院。早课完毕,虔诚朝拜,仿佛听到寺院的古树、石碑、斑驳的痕迹诉说着沧桑岁月的故事……

随后来到北台顶,它海拔三千多米,这是五台山诸峰中的最高峰,也是华北地区的最高点,素有"华北屋脊"之称。汽车沿盘山路过东台、一路驶到山顶。在山脚仰望山峰,巍峨壮观、让人肃然起敬;站在山顶而俯瞰,温婉延绵、让人为之动情,登高而小天下。而此时此刻,豁然所谓的“我”,只不过是尘世间中微不足道的一粒尘埃。

下午來到大圣竹林寺,最为殊胜的是绕塔。这是一座始建于明朝的五层舍利塔,白塔静静地站在那里,虽然历经岁月的风雨洗礼,依然安宁、祥和,给绕塔的信众送去清凉。

妙江大和尚为大家开示,他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山西省佛教协会会长、五台山佛教协会会长、五台山碧山寺方丈、五台山竹林寺住持,是位德高望重的善知识。他用很浓重的方言,风趣幽默地笑着说,你们听不懂我的方言,其实这就是文殊菩萨的语言,他说你们来自交通大学、行为准则里也要有“交通规则”。

接下来义强法师开示:成住坏空、缘生缘灭、一念万年、无明为父、贪嗔痴为母、四大皆空……,有幸听到这些正知正见,倍感亲切。

晚上來栖贤阁参加五台山一年就一场的《华严颂》祈福音乐会,梵音缭绕,诵经祈福,《华严经》为佛陀证悟后所说的第一部经典,五台山素为华严道场,此次举办华严诵祈福音乐会,任志宏、李立宏、徐涛、孙悦斌四位顶级演播艺术家首次联袂诵读华严赞,赞叹华严经无比殊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孙惠珠和青年晋剧演员张红丽首次共唱华严,资深音乐人刘迦帝老师带着他的新作《香花云》亮相。美国导演唐立德从美国远道而来,用中文为音乐会献上一段心经。另外,印能法师、宽广法师、伽鸿法师,以及艺术家敬善媛、马常胜、刘奕君、朱琳、春晓、常虹、张听及五台山佛乐团、少林禅武堂与山西戏剧学院的孩子们共同参加本次音乐会,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共同唱颂华严,赞叹华严,伴随着美妙的音乐,所有演员与众法师共同回向,妙江大和尚祈愿天下普安,音乐会顺利、圆满。

7月15日上午,我们一行人来到黛螺顶,它建于唐朝,明万历到清代乾隆年间都有修缮,因供奉五座台顶文殊菩萨,所以来此朝拜也称为“小朝台”,很多人也是磕长头而来。在黛螺顶可以欣赏到五台山全貌。星罗棋布的寺庙坐落于万绿丛中,若隐若现,几多玄妙几多神秘。藏传佛教、汉传佛教的圣地尽收眼里。穿过写有“大螺顶”的木牌楼,抚摸岁月沧桑的木牌台柱,感受到古寺“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傲骨铮铮。

离中饭还有些时间,我们前往大显通寺,“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宏大叙事,唯有在五台山可以感受,而淋漓尽致、撼动心灵到极致的是大显通寺。它建于东汉年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寺院之一,也是五台山开山第一寺。寺院建筑错落有致、特色鲜明、是称得上是大美寺院。大雄宝殿是中式全木建筑。七处九汇大殿是无梁全砖的欧式白色建筑,传说是释迦牟尼佛在此九次讲大华严经的地方。供奉文殊菩萨的是东南亚风格的全铜建筑。大显通寺还有四怪:钟楼建在外,山门斜着开,经阁前后盖,殿殿文殊在。此中蕴含的典故也是醉人心田。

下午到达观音洞,其岩石洞中塑有观音像,因此得名,相传观音菩萨曾在此洞中修行。它还是六世达赖仓央嘉措避难的地方,因此藏族佛教徒朝拜五台山,观音洞是必到之地。缘分真奇妙,刚进观音洞就偶遇住持益西师父,也见到久违的先巴师父,聆听益西师父的开示,让我们知道了仓央嘉措活佛在此修行六年的真实经历,也告诫大家,不管藏传佛教还是汉传佛教都是一样的,不能起分别心。

晚上我们在曼殊苑客栈的禅房大家一起聊养生,同行张建德校友为大家讲解人体穴位及功能,通过对穴位的刺激从而使得人体阴阳平衡,。客栈老板娘钟师兄是受菩萨戒的在家居士,也受邀分享她多年打坐禅修感悟与认知,能与修道高人一起学习真是幸事,收获多多。

第四天我们即将返程,离开之时,失落情绪在蔓延,忘不了清晨的空气,以及晚上独坐露台观赏山林的寂静,名山大川,唯有五台山饱蘸沧桑,值得用脚丈量每一寸土地,用心倾听每一段故事,值得深入其中、将“我”熔化在浩瀚的佛国,再见,五台山~

Copyright 2021 ©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版权所有
咨询电话
021- 52301088/62933668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在线报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