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29
2018年,上海交通大学行业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并举办了“首届中国行业发展高峰论坛"。在“纵横交错,知行合一“的战略指导下,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回归商学院发展的本源,通过大力推动行业研究、开设行业社群班,形成实践、学术、教学之间的良性循环,搭建广阔的行业交流平台。目前,基于制造板块,学院已成立6大细分行研团队:智能制造行研团队、集成电路行研团队、再制造行研团队、回收再利用行研团队、汽车行研团队、智能网联汽车行研团队。未来希望,软科学拥抱硬科技,管理科学与行业研究深度赋能行业的转型与发展。
11月19日下午,由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与交大安泰智能制造协会(筹)联合主办的“智造赋能·共创未来,交大安泰高管教育(EE)中心领航者学习发展论坛”在百年交大徐汇校区举行。来自智能制造领域的业创领者、企业高管、校友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制造的行业现状与未来发展。
以变应变、 以学应变 “技术带来不均,教育(学习)弥合差距”,论坛伊始,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副院长桑大伟从商学院赋能个人成长与组织发展的角度出发,系统阐述了在当今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持续学习的重要性,以及选择进入商学院进行系统性学习的必要性。 他表示,“在当今高速发展的时代,除了工学院要去解决卡脖子的工程,商学院也要通过管理赋能产业,为中国智造、中国质造、中国自造,乃至使中国制造成为一种标准,做出商学院应有的贡献。” 交大安泰经管学院依托交大的工科底蕴和生医前沿,深耕行业研究,弥合学术研究与管理实践之间的鸿沟,用新商学助力新时代企业家成长和企业发展。 即将开班的“智能制造行业领航者学习项目”,将以院士讲堂、院长讲堂、政策讲堂开场,院士引领学术高度、发改委解析政策广度,全学科教授凸显商学深度,“纵横交错、知行合一”,让商学管理真正与行业研究和实践深度融合,助力制造行业的转型与发展。
【卓越领导者安泰PLUS计划 - 智能制造行业领航者项目】是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全新打造的高端行业课程,在中国高层管理教育领域拥有卓越的品牌影响力和广泛的校友平台,项目秉承丰富的办学经验,依托上海交通大学跨学科、跨院系、跨区域强大的科研力量探索新方向,联合权威教师、业界讲师和企业导师组成“三三制”教学新模式,汇聚卓越校友企业与行业先锋共建新生态,打造创新管理与产学研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助力企业管理升级、技术创新、价值链打造,实现企业高质量、高速度、可持续发展。
数字化用例均以实际业务 的正向影响为最终目标 瑞声科技集团数字化战略负责人、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校友王春在“智能制造企业视角下的数字化转型之路”主题中,分享了制造企业智能工厂演进历程、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方法论以及点-线-面-网的数字化整体架构。她谈到,智能制造企业的数字化模块的全景图,需以智能车间为基础,逐步实现工厂运营的可视化和监管,推动管理指标的达成。另外,所有数字化用例一定要支撑运营指标的达成并在财报上体现,并及时关注降本增效,这样,才能让制造业企业中的数字化部门稳健地成长下去。
质量管理是智能制造能力 成熟度中的隐藏款 苏州慧分享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顾问、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校友付小江从“质量管理在智能制造背景下的演进”的角度进行主题分享。他提到,智能制造的模型里面涉及诸多模块,“质量”在里面是一个“隐藏款”,虽然没有完全作为一个观察的视角单独列出来,但是,关于质量的数字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等方面至关重要,国内外优秀的企业在这些方面也一直在实践。 论坛互动环节,嘉宾与校友围绕“未来智能制造靠什么吸引人才?”、“中小民营企业面临数字化转型的阵痛,要如何应对?”以及“怎样去做数字化人才培养?”进行了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面对智能制造行业的快速发展,企业需要构建个人和组织的成长与发展全图谱。高管首先必须拥有一个完整的战略体系,搭好框架,然后团队成员才可以在里面“装修”,之后再进行精细化的构建。所以,交大安泰应时打造的智能制造行业课程是高管进行学习与交流的一个非常好的契机和平台。
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高管教育中心,将以“智能制造领航者项目”课程为载体,以“纵横交错,知行合一”的行业研究位抓手,扎根中国管理实践,助力中国制造业智能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