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年少总轻狂,独爱诗和远方。
如今踏破万里路,只为梦与理想。
古有唐憎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今有交大同学游学同行。悟空四人从长安出发,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方得取回真经。我们师徒一行三十余人,也期待经过万里长途洗礼,历经两大洲五大市,得以碰触西方真经,填充腹内经纶。
你拉着箱,我拎着包,不惧艰险,向美洲大陆进发,飞上三万英尺的高空,跨越太平洋,经过了14多个小时的飞行,飞机终于降落于纽瓦克机场。
踏上美国国土之前,想象中的西方时间应该是莺歌艳舞,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花花世界。感觉那个帝国主义国家应该就是好莱坞大片一样,会有古惑仔,会有飙车党,会有校园枪击案,人人带枪,处处当心。
凡是总要亲身经历为真。连日来,奔波于东海岸的繁忙与西海岸的悠闲。我分明意识到自己现在身处另外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东部繁华都市的喧哗、嘈杂、拥挤和局促,对财富追求的热情和欲望,成为永不停歇的动力源泉和主题。西部广阔原野的安静、沉寂、空旷和辽阔,对内在生活的深沉理解和享受,成为一直追求的的精神内涵。两者形成的极大的反差与对比,也许正代表着这个国家的文化多样性及处事的两个极端。
纽约是我们取经之旅的第一站。出了纽瓦克机场,一股清新的空气迎面而来,顿时让我感觉呼吸是如此的舒畅,原来多年以前没有雾霾的空气就是这个味。美国的春天也是风情万种,一路携着道不尽的绿叶,拂着诉不尽的红花,踏着数不尽的绿草。市中心高楼林立,比肩接踵,干净的街道上车水马龙,喧嚣而又有序。白龙马换成了豪华大巴,沿途没看到妖魔鬼怪,只有黑白黄各色不同人种。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两边的建筑尽管陈旧,但是却有厚重的历史感,与国内看惯了现代化奇形怪状的建筑有强烈的心理对比。
师徒一行取经的重要一站是耶鲁大学,耶鲁是我有史以来见过最漂亮的大学之一。开放的校园,独立的学院,干净的街道,还有勤奋的学生,漂亮的哥特式建筑与现代感十足的管理学院相互映衬,是古典与现代完美的结合。
陪同我们游览校园的是一名中国留学生,小鲜肉来自北京四中,在耶鲁上本科,他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有活力,而不是我们国内品学兼优的书呆子。据小师弟介绍,申请耶鲁大学要提交完备的材料,例如社团活动、业余爱好、发明创新等,成绩是最后一位要考虑的,耶鲁所要招收的的学生是要能玩能学,玩的好同时成绩也不错,我想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没想到成了耶鲁的选拔标准。耶鲁的本科在大学的前两年不分专业,有学生自行选择想听的课,待有了自己的判断和兴趣方向,才在大三开始进行专修。这种教育方式无疑对我们的教育体系有较大的借鉴作用,年轻人就应该保留开放的思维,而不是从开始就局限于既定的专业范围内,屈就于被动学习。看来有小师弟做榜样示范,我们这些大师兄也要努力听课思辨了。
在法学院的走廊里贴着如下提醒:We work here through all night because I want to see the sunrise(我们在这里通宵工作,是因为我想看到美丽的日出)。默念着这句话,让我不得不自惭形秽,自省吾身。回首当年,我们的大学生活也有过抢占自习室,蜂拥图书馆,可更多的时间是考前临时抱佛脚,正可谓,窗前明月光,两眼悲苍苍,举头谈理想,低头思梦乡。
在其后的三天里,七位大师轮番授道讲经,从领导力到财产配置,从颠覆式创新到创造性破坏,从棉花糖高塔搭建到中美文化的唇枪舌战。对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赞叹不已,同时看空中国的声音也不绝于耳,房产泡沫,股市泡沫,GDP泡沫,似乎在美国大师们的眼里中国这个不透明的国度充满了各种泡沫,而局外人千方百计想看到所谓泡沫之后的真实。诚然,中国的制造业确实危机四伏,由于成本的大幅提高,很多外资企业把资本转移到了东南亚、印度、巴基斯坦、墨西哥等,也许再过几年,裤子是巴基斯坦进口的,皮鞋是越南制造的,大米是产自南美洲的,但是对我们而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正如大师所讲“Letting go”(放手),该舍弃的就应当毫不犹豫的抛却,低附加值的制造本就不应该是我们的主流产业。我们也要转型发展,也需要更迭创新,高增长的GDP是我们的追求目标,青山绿水也是我们的向往所在。
作为企业来讲,有一句话很好的概括了其竞争态势: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熊彼特说:当景气循环到谷底的时候,也是某些企业不得不考虑退出市场或是另一些企业必须要“创新”以求生存的时候,他又会吸引新的竞争者投入,然后又是一次利润递减的过程,所以说每一次的萧条都包括着一次技术革新的可能。我想我们当前的时期也许正是萧条的尽头,同时也充满着更多的商机。而要超越当前走在引领者行列,就要打破之前的固有思维,抛弃漫无边际的水平思考,而是要提升思想维度,对事物本源不懈地挖掘和探索,挑战传统逻辑和惯性思维,对常人熟视无睹现象的好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颠覆式创新。才能如同阵痛重生的茧化蝶之美,在破与立中抉择,在陈旧与革新中思索,在保守与解放中挣扎实现重生。
在从纽黑文到波士顿的长途大巴上,师兄师妹进行了唇枪舌战的激辩。大师兄王大律师针对男女社会地位有别,思维方式有异展开了拓展性的陈述,没想到引起了小师妹“虎妞”的“激烈”回复,碰撞中思维火花四溅,点燃了团队的友情火焰与诵经热情。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这次旅行,既使是在最浅显的意义上,我对美国的理解都是零碎不全的。两周的亲身经历使我印象中的美国图像逐渐清晰完整起来。它不仅有纽约大都会的浮华热闹,还有纽黑文小城的普通平淡;它不仅有硅谷高科技产业的日新月异,还有斯坦福大学的开放式创新;它不仅有追名逐利的拼搏奋斗者,也有市井田园的悠闲享受群。总之,这是一个有着丰富多样性,并常常充满矛盾的西方世界。如同我们伟大的中国,在实现中国梦的路上总是充满了纠结与艰难险阻,但是毫无疑问我们的目标与方向正引领前进。
结束完行程,当随行师徒重新踏上中华大地时,内心升腾出来的不再是抱怨与谴责,更多了理性思考与宏伟蓝图的构建。
文:2014秋2班 杨书广
图:2014秋2班 杨书广 国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