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曲家陈钢教授的《无主题变奏曲》演讲侧记 时间:2006.09.11 来源:EMBA办公室

6月5日晚上6:30,伴随着《梁祝》悠扬美妙的乐曲,中国著名的作曲家陈钢教授走进安泰演讲厅,给交大管理学院的师生们作了一场精彩的演讲《无主题变奏曲》。

演讲由安泰管理学院副院长徐飞博士主持,在两个小时的演讲中,学子们有幸欣赏了由陈教授亲自演奏的《梁祝》片断,并且聆听了另外两首作品《苗岭的早晨》《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让学子们完全沉醉在音乐的美妙中。

陈钢教授出生于音乐世家,其父陈歌辛是中国通俗音乐的创始人。家庭的熏陶和自身的天资使得陈钢教授在1959年上海音乐学院读大学时,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就蜚声中外乐坛,享有“准国歌”的美誉。

陈钢教授的《无主题变奏》的主题非常鲜明,一直闪烁着人性的光芒、理性的力量。他讲到上海的海派文化是中国第一个城市文化,是全世界各国文化在上海的同时交融,是值得我们继承的宝贵遗产。海派文化使上海产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交响乐团、第一个音乐学院、第一部电影、第一个爵士音乐。陈教授非常遗憾海派文化后来被中断了。在加入WTO以后,世界都注视着上海,他呼唤要把上海的海派文化、城市文化找回来,把过去的上海找回来。

同时,他讲述了《梁祝》得以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两个纯情的学生,在一个纯情的年代,写了一个纯情的作品。关键就是一个“纯”字。陈教授指出《梁祝》反映了大家心里要追求的“纯洁”的感情,表现的是人性的美,超越了地域、超越了民族、超越了国家,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正如一位美籍华人所说“凡是有太阳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梁祝》”。

主持人徐飞博士在演讲结束时,总结了“音乐与人生,音乐与管理,音乐与学问”三大关系。他从音乐的角度,观点独到地指出管理和领导的区别,认为管理更多的讲节奏,更多的是讲理性、战术、定量;而领导更多的是讲旋律,更多的是讲感性、战略、定性。他希望大家能够花更多的时间来享受音乐,来享受生活,从音乐中吸取灵感、提高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