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ZSYSVARTZ_SPE_MENU_IDEND TZSYSVARTZ_SPE_PARMENU_IDEND
当前位置: >

砥砺奋进初心,不负伟大时代——安泰学子畅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贺信精神感悟

发布者:学生工作与职发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5-01 阅读数:1.2k

2021年4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致信祝贺厦门大学建校100周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清华大学并发表重要讲话。安泰经管学院学生党支部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及贺信精神,学生党员、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等积极参加集中学习和讨论,畅谈学习感悟。 


张天伦(B2012093 党支部):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一群有着相同理想信念的人共同走过一个多世纪的风雨的传奇故事,初看是喜语,再看是痛语,再看看,或看出洒脱无畏、平和旷达。清华的一百一十年同样也是如此,从清华学堂、到西南联合大学、再到清华大学,高等学府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时代之光、希望之光,那些伟大的名字交织在一起,便是一部浓缩的中国近代史。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百年过去,初心不变,在新时代如何担当,仍然值得侪辈新青年在成长中用心考量。大学对新一代青年人的培养,不仅仅局限于对知识与学术的追求,更应该关注的是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对社会的责任感、对真理的求知欲、对世俗的洞察力,这些才应该是被鼓励、被培养、被传承下去的大学精神。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心怀“国之大者”,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张峰银(B2012092 党支部):

2021年4月19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时,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校庆日即将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前往清华大学进行考察。

习近平总书记重点参观了清华大学的美术学院校庆特别展、成像与智能技术实验室和体育馆,从坚持党的领导、发展美术与审美教育、坚持科学技术创新、利用好学科交叉、发展体育教育等方面为我国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深刻的指导。作为大学生,我们要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努力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才。同时,我们也要对我国的高等教育保持自信,相信中国的高等教育制度是能够培养出大师的。

2021年,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国家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也对我们中国青年提出了新的要求。总书记认为我们这一代青年“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并告诫我们坚持“四要”,即要爱国爱民、要锤炼品德、要勇于创新、要实学实干。因此,我们青年一代必须努力做到品行与才能并重,心怀家国,同时有挑战未知、开拓新天地的勇气。我们作为祖国的未来,应该把握当下,珍惜每一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努力学习,全面发展。 

姚思含(B1912095 党支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我国高等教育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怀“国之大者”,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而广大青年更是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今年也是交通大学建校125周年。交通大学诞生于国家危亡之时,成长于民族复兴之际,振兴于祖国富强之日,源远流长,人才辈出,贡献卓著,底蕴深厚。在这悠久办学历程中,交通大学始终弘扬“饮水思源,爱国荣校”校训,形成和积淀了深厚的办学传统和文化底蕴,形成了为国为民、勇于奉献的爱国精神,也形成了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科学精神和与日俱进、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125年以来,交通大学深深扎根中国大地,顺应时代潮流,勇担救国、兴国、强国的历史责任,在贡献和作为中成就了今天的社会地位和崇高声誉。  

我们交大学子作为中国新时代青年的一份子,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爱国爱民,从党史学习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不断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和骨气,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要锤炼品德,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根铸魂、启智润心;要勇于创新,深刻理解把握时代潮流和国家需要,敢为人先、敢于突破,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要实学实干,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孜孜不倦、如饥似渴,在攀登知识高峰中追求卓越,在肩负时代重任时行胜于言,在真刀真枪的实干中成就一番事业。

作为交大人,我们应以振兴国家和民族为使命,顺应时代需求,始终保持脚踏实地、执着向前的精气神,继承并发扬交大人胸怀祖国的爱国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与日俱进的创新精神,将自己的前途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将“选择交大,就选择了责任”化为凝结在我们血液中的一种精神。 

陆天宇(B1912093党支部):

今天,我所在的B1912093党支部组织了关于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贺信精神的专题学习。我注意到,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参观了成像与智能技术实验室,该实验室主要开展计算摄像、脑科学与人工智能国际前沿交叉科学等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的研究。目前,以AI、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深度赋能各行各业,助力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在此期间,学科交叉显得尤为关键。以自动驾驶汽车为例,相关人才不仅需要掌握人工智能技术,还要涉猎机电一体化技术,才能实现自动驾驶车辆的落地,尖端人才的稀缺将制约我国在关键技术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人工智能领域还有诸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如果不能搞清楚技术原理,就只能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小修小补,无法取得实质性突破。唯有从技术原理入手,借助自身在基础研究领域的深厚功底,才能跳出现有技术的思维定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创新。因此,总书记在基础研究、学科交叉、创新精神等领域,给予当代大学生积极的引导。 

朱芸(B1912095党支部):

教育是决定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大学作为培养青年学子的基地,在一个人最年轻最有活力最有力量的时刻塑造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将会对人的一生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1896年的中国刚刚经历了甲午战争的失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中华民族步入危难存亡之际,盛宣怀和一批有识之士秉持“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信念,坚持“求实学,务实业”的宗旨,以培养“第一等人才”为教育目标,创办了南洋公学。125年来,交大秉承着“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校训,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爱国的栋梁之材,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交大精神,是五十年代响应中央号召,毅然从繁华的上海迁往贫瘠的西北大地,扎根黄土地艰苦奋斗,为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是钱学森学长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推进我国的核武器、航天和导弹发展,一生坚持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是交大援鄂医疗队在疫情防控的一线冲锋陷阵,救死扶伤,共克时艰,不负使命……

校歌里唱的振兴中华依旧铿锵有力,选择了交大就是选择了责任,无比自豪成为一个交大人,我将铭记交大校训,践行交大精神,不负学校的培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朱沈耀(本科生第二党支部):

本次专题学习中,我了解到习近平总书记对厦门大学的百年校庆致以了热烈的祝福和诚挚的关切,总书记也亲身实地考察了自己的母校——清华大学的110周年校庆。

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从历史上来看,中国的高等教育在清朝末期由西洋传入国内,起步较晚,对于理学和工学的深入研究同样也晚于早已实现工业革命西方。但幸运的是,我国有一大群有志之士投了他们毕生的精力、心血,乃至生命于我国的科教发展事业之上。他们有的留学学成归来,放弃西方优越的生活条件,将所学知识带动国内科技的进步;有的两鬓斑白依旧奋战在教育的第一线,事必躬亲地培养着下一代人才。我们交大的钱学森老前辈就是忠心报国的很好的例子阐释,值得千千万万名交大学子去学习。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书信和讲话中,可以看出国家现在对人才培养的大方向。重视美育和体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一直是我们国家对优秀人才的要求和标准;聚焦创新,目前我国很多技术被美国“卡脖子”得很厉害,这些技术没法独立自主,老百姓的美好生活和经济物质条件就无法更进一步地发展;立德树人,良好的品德是为人的基础,德育也是所有教育的先行者。

习近平总书记对于高等教育的指示给了我们当代大学生很多启发,对于大学生党员来说,我们更应该以身作则,率先做好表率,牢牢记住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和教诲,早日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 

李鹏飞(A1812091 党支部):

2021年是厦门大学成立100周年、清华大学成立110周年,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100年的沧桑巨变里,中华民族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以清华大学、厦门大学为代表的高等院校,为国家建设输送了大量的人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突出贡献。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家又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这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当接力棒传到我们这一代手中,我们应该时刻谨记,当前的和平环境和发展现状来之不易,要铭记先辈的辛苦付出,坚持反对享乐主义,时刻保持党员的先进性。与此同时,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是幸运的,生逢盛世,更要勇担重任。作为交大学子,我们要牢记“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校训,坚持“选择交大,就选择了责任”的尊尊教诲,积极投身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在学校扎实学习基本理论知识,用自己的专业特长来为新时代的国家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白玉各(A1812092党支部):

芳菲四月,适逢厦门大学建校百年和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和讲话中重申了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现代化的根本任务,为当代青年学子的成长和成才指明了道路和方向。

总书记语重心长地指出,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我们青年学子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作为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青年学子要矢志担当作为,服务“国之大者”。在总书记对高校要投身于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之中的殷切期望中,我们青年学子立足新征程、新嘱托,要把自身发展和“十四五”规划与 2035 年远景目标紧密结合,明确新定位、新使命、新作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们青年学子要铭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切切勉励,身体力行做到爱国爱民、锤炼品德、勇于创新、实学实干,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 

蔡诗谨(A1812093党支部 发展对象):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提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现今,我们处在在2个百年交汇点、“十四五”开局、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时期。高质量发展,创新导向非常重要。同时,整个世界仍面临着疫情地考验。一方面是病毒在各地肆虐,另一方面疫情中市场与政府的协同作用会被改变,而不同制度之间的对抗将加剧。面对新的发展需求和不断变化的世界格局,科技创新是其基础,其落地和开发都离不开人才和知识的投入。

我们做为博士生应该看到其中的机遇。国家需要解决“卡脖子”的关键技术,重视基础研究,推进跨学科融合。科研是枯燥且漫长的挑战,若能用专业知识为整个国家战略发展服务,则对自身是很大的肯定,也容易获得科研的激情和动力。保持激情才能坚持不懈,最终获得成果。“生逢盛世,肩负重任”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嘱咐,我们在博士的历程中,也需要立大志、担大任,努力成为建设新时代的人才。 

程婉(A1812093党支部 入党积极分子):

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贺信精神的学习,深感教育乃一国之发展的立身之本,也在贺信与讲话的字里行间,体会到高校培育人才的重要性,更感触作为当代青年,所肩负的责任与重担。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之行,展示了对当代大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培养的关注,也突出了大学生群体在国家创新中发挥的作用。追求一流是当代高校的目标,而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一份子,更应该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身体力行、脚踏实地、志存高远,生逢盛世,更当不负这盛世。在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贺信精神的学习中,受益匪浅,对于个人的发展、培养、规划等有所受益。

“满地都是六便士,却抬头看见了月亮。”或许通过这次学习,越发认识到理想抱负对当代青年的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严以修身,更以律己。以目标为航,作为一名科研人,更应当认真严谨、刻苦思考,思索未来之真正有益研究,创造真正有用之学识,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转化为报国之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攀高峰。

 

正如同学们所说,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和讲话中对高校奋进新时代、担当新作为提出了殷切期望,是引领我们广大青年奋勇前进的行动指南,也和交大精神赋予我们交大人的使命与担当相契合。通过学习,安泰学子们备受鼓舞,愈发坚定砥砺奋进初心,立志不负伟大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