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宪:数字化转型——企业企稳走强的利器 发布时间:2022-06-27

5月25日,国务院召开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会议指出,当前正处于决定全年经济走势的关键节点,必须抢抓时间窗口,努力推动经济重回正常轨道。为此,会议强调,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努力推动经济重回正常轨道。

现在要问的问题是,在这轮疫情反复的严重冲击下,我们将怎样回到正常轨道?我认为,需要重提解放思想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重要指导方针,为重回正常轨道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需要充分认识当前稳就业稳增长的困难,采取一系列超常规措施推动重回正常轨道;需要整合各种改革的、技术的手段,力争以螺旋上升的方式重回正常轨道。


常态化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并不冲突

去年年底,在这一轮疫情反复还没有发生的时候,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并指出,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全党都要聚精会神贯彻执行。在这一轮疫情反复并冲击经济和民生到如此严重的时候,我们能够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提“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良苦用心。积新中国成立70多年,改革开放40多年的经验教训,其中最为深刻的一条,就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是政治、民生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防疫抗疫的基础。偏离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们就没有了一切。

在现阶段的特定背景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新冠疫情,尤其是后期变异的奥密克戎,有着很强的传染性,需要采取严格的隔离和管控措施。这势必因为从业者无法正常上班,导致工厂、商店停工;因为消费者无法外出,致使所有消费和生产同时进行的服务都无法正常进行。供给和需求两端同时受到冲击。然而,这种情形在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伊始,我们就领教过了,也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防控经验。同时,核酸检测的普及,大幅度降低了疫情大规模爆发的可能性。所以,疫情反复时的防控和常态化防控更多地顾及经济和民生,有了更多的可能性。有关部门需要根据病毒特性和全球防疫措施优化的经验教训,在重新厘清经济建设与疫情防控关系,重新定义常态化防控内涵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疫情防控的指导方针、规则标准和具体措施,并坚决杜绝画地为牢、层层加码的错误做法,将疫情防控对经济建设和百姓民生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对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努力推动经济重回正常轨道,首先要求保护好、发挥好各类市场主体的利益和作用,尤其是其中量大面广的中小微企业,以及广大企业主、企业家的利益和作用。保住了市场主体,就保住了就业,保住了民生。数据表明,疫情冲击给市场主体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市场主体普遍预期不稳、信心不足。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背景下,要创新宏观调控方式,把宏观政策着力点聚焦到市场主体这个经济发展的根基上,持续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实施公平普惠、高效直达市场主体的宏观政策。在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的同时,要高度关注微观政策,关注持续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在当下,充分认识企业家精神的主体特质,对于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有着特殊的积极作用。同时,要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和宜商环境。

其次,要求稳定市场主体的预期,并使他们能够自主地、及时地做出与经营、投资和消费有关的判断。理性的、健康的市场主体都懂得,他们的利益是通过竞争和创新得来的,而不是其他。市场主体如果能够做到上述的可预期,尤其在不确定性比较多的情形下,仍然可预期,那么,经营或投资的结果是好还是坏,就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了。


数字化转型有助于企业螺旋式上升发展

根据这一轮疫情反复冲击经济的实际情况,重回正常轨道需要整合各种改革的、技术的手段,一方面保证重回正常轨道的效率,另一方面,要力争以螺旋上升的方式重回正常轨道,在重回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会议指出,要用“放管服”改革的办法优化政策实施流程,密切跟踪实施情况,该完善的及时完善,确保政策受益主体不漏户、不漏人地清晰了解和应享尽享。同时,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创造性,坚持用市场化办法、改革举措解难题。通过推动经济重回正常轨道的举措和正在深化的改革举措整合在一起,将有力地保证经济重回正常轨道的效率。

调研发现,中国企业在疫情之后普遍对复工复产和中长期发展的安排进行了数字化取向的转型调整。无论在企业发展战略、业务内容,还是管理流程再造等方面,数字化都成为题中应有之义。同时,数据还表明,在普通劳动岗位招聘大幅下降的同时,各类公司对高学历、经验丰富、数字技术强、能远程办公的用工需求不降反增。并且,疫情越严重的地方,这种就业结构调整的程度越大。如果能够在数字技术和数字化转型的帮助下,找到这一轮疫情冲击后重回正常轨道的路径,那么,企业将实现螺旋上升的发展。这是高质量发展的一种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