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国有企业公司治理论坛在线举行 发布时间:2022-12-09
11月26-27日,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学术期刊中心联合清华大学中国现代国有企业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系、上海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医院运营管理研究中心创设的首届国有企业公司治理论坛在线召开,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副院长陈洁出席并致辞,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薛健代表合办方致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厦门大学、重庆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西南财经大学等近百所海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千余名专家学者汇聚云端,共同探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
陈洁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的发展历程及近年来学校各项事业取得的突破。她指出,国有企业是中国经济的命脉,进入新时代,从两个“一以贯之”到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国有企业改革正向纵深推进。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良好的公司治理是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加强和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既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任务和重要目标,更是中国式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论坛的召开构建了中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学术交流平台,既为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中国方案做出探寻,又为全球公司治理贡献中国智慧。陈洁对合办单位、与会专家学者的指导和支持表示诚挚的感谢,同时期许未来有更多单位、学者加入,共同办出高水平的学术论坛,助力中国式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探索与实践。
薛健在致辞中指出,国有企业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综合国力做出重要贡献,结合治理实践探索国有企业治理体系,构建定位准确、责权衔接、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公司治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既要借鉴西方成熟的理论与实践,更要基于中国市场经济发展阶段特征,充分发挥党委领导、董事会决策、监事会监督、经理层执行四个作用,探索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模式。薛健对论坛提出两个希望,一是从学术理念与研究方法上推动学术创新、引领学术发展,二是结合中国企业管理实践,提供富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研究成果。
本届论坛由11月26日的4场主旨演讲、2场圆桌论坛和11月27日的4场论文报告组成,专家们围绕“探索国有企业理论创新和改革实践,贡献公司治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的主题展开深入研讨。
主旨演讲第1场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杨丹主持,南开大学讲席教授、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院长李维安,清华大学中信讲席教授、经济系主任陆毅分别做了题为“中国式国有企业治理模式”“国际规则框架下的国有企业治理问题”的主旨演讲。李维安教授指出,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既最具中国式又最具国际化,是国家治理体系改革的先行者;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是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五力”目标,行政经济型治理是中国式国有企业治理模式的内涵。陆毅教授通过对多边协议框架下国有企业相关条款的系统比较,认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方向与国际规则的要求存在一定趋同,但差距仍然较大,各地国资委以及国有企业应积极关注和应对国际规则对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影响。两位教授分别从本土化和国际化视角对国有企业公司治理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杨丹教授概括指出,研究中国式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是一个兼具理论和实践价值的重要话题,希望学者们积极投入研究,真正将中国的治理经验凝练为治理规律,在国有企业公司治理领域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成果。
主旨演讲第2场由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李增泉主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汤谷良教授、上海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研究中心黄坦主任分别做了题为“中国式央企公司治理的制度要点与理论思考——基于十八大以来的央企治理改革演进的证据”“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现状和思考”的主旨演讲。汤谷良阐明了“国资委主导、央企内部治理”等央企治理改革与制度创新的八大特征,并强调不能简单按照西方经济学原理来分析中国央企治理问题,要聚焦企业集团内部分层治理问题。黄坦介绍了上海国资国企的基本情况,并从“全力服务大局,保障重大战略任务落实落地”等六个方面系统总结了上海国资国企的改革发展和党建工作。两位教授还就如何获得更多国企改革信息、外部董事、重大事项党委前置制度、业绩考核等问题与在线学者进行了交流。李增泉教授概括指出,国资国企改革发展为学术研究提供了丰沃的土壤,央企治理理论是未来国有企业治理研究的新领域。
主旨演讲第3场由重庆大学辛清泉教授主持,南京大学管理学院王跃堂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薛健教授分别做了题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国有风投投资决策分析”的主旨演讲。王跃堂在阐释国企混改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国企混改中面临的现实瓶颈,提出国企混改研究中的动力机制、实现机制以及保障机制三大问题。薛健从产业政策和投资伙伴选择两个视角探讨了国有风投的投资决策特征、影响机制及其经济后果。两位教授的研究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国有资本管理提供了经验证据与政策建议。
主旨演讲第4场由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会计学院院长李培功主持,中山大学管理学院辛宇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夏立军教授分别做了题为“新国企视角下的公司治理与监管问责”“国有企业的双重目标与双轨治理”的主旨演讲。辛宇探讨了党的领导和党建入章背景下的国有企业治理体系的特殊性及其治理机制运作的典型特征,以及国资整合监管及平衡监管、分级管理和分类治理、分层管理与分层问责等话题。夏立军指出,中国国有企业始终存在经济目标和公共目标两类目标以及市场化和行政型两类治理机制,双重目标和双轨治理机制既可能带来协同效应,也可能产生矛盾冲突,分类管理有助于有效界定和度量国有企业目标。
圆桌论坛I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陆正飞教授主持,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在第一轮主题发言中,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柯滨教授指出,创新、人才和企业家精神是国有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词,数字化转型是国有企业的必然选择。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陈德球教授指出,在贯彻新发展理念及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推动共同富裕应该成为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自觉实践,国有企业要超越以利润为目标的传统观念,承担共同富裕的重要使命。清华大学中国现代国有企业研究院周丽莎研究员指出,要明确国有企业党委(党组)发挥领导作用,细化完善党委(党组)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中山大学管理学院郑国坚教授基于股权视角,认为应根据第一大股东控股情况对国有企业进行分类治理和监管。在第二轮自由发言中,围绕“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治理模式是否适用于中国?”“如何对承担国家战略任务的国有企业进行业绩评价”“民营企业是否可以承担国家战略任务”“西方国家在重要产业上的国有化趋势”等现实问题,专家各抒己见。柯滨教授认为,淡马锡的公司治理比较国际化、市场化,管资本与管资产的分离值得中国国有企业治理借鉴。周丽莎研究员认为,淡马锡模式不适用于中国国有企业,因为中国国有企业要承担国家战略任务、落实国计民生。陈德球教授认为,资本运营模式在产业整合、总部核心能力建设上有优势。郑国坚教授认为,投资公司可以依托集团的产业和上下游优势整合资源,治理成效可能更好。
圆桌论坛II由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教研部执行主任刘凤委教授主持,嘉宾围绕“公共治理与医院高质量发展”主题展开讨论。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总会计师夏培勇认为要发挥成本核算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中的引领作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总会计师王成从共享管理视角探索了业财融合在公立医院的应用实践;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总会计师廖钧指出落实“三转变、三提高”是实现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总会计师周海平指出财务数字化需要坚持业务导向,从价值视角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医院运营管理研究中心李颖琦教授认为,“业、财、管、信”的融合是趋势也是关键,要分类、分层、分区域、分阶段地提升医院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进而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4场论文报告分别由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杨兴全教授、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唐松教授、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步丹璐教授、安徽大学商学院周泽将教授主持,经过专家遴选,来自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等10位青年学者受邀报告论文,论文主题包括国有企业目标内生性、分类改革、数字化转型等,选题务实,方法严谨;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肖土盛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俞俊利副教授等10位学者对论文进行了点评。
论坛为期一天半,围绕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与“中国式现代化”“党的领导”“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数字化转型”等重要话题展开研讨,呈现了一场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高端学术盛宴,为拓展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理论研究、探索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实践提供了新观点、新思路和新方案,为开启中国式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新时代、讲好中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故事提供了实践经验和理论支撑。
本届论坛得到中山大学李善民教授、南京大学王跃堂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夏立军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学术支持。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科研处、立信会计出版社,以及《会计研究》《上海国资》《财经研究》《财务研究》《外国经济与管理》等权威期刊亦为论坛的举办提供了大力支持。
信息来源:https://kyc.lixin.edu.cn/xxdt/xwdt/1195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