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奕明:税收占比较高是经济发展质量较好的表现 发布时间:2025-02-11

近日,市人大代表审查与讨论《关于上海市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等政府“账本”。

透过账本上的数据,看政府宝贵资金如何谋在实处、干在实处、成在实处。

市人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胡奕明留意到报告中的亮点数据: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占比为84.6%。“税收占比较高,是经济发展质量较好的表现,因为相对非税收入,税收收入更加规范,也更能体现经济主体的运行情况。”

另一个亮点是,去年四季度上海的财政收入增长达到2.1%。从去年9月以后,随着国家一揽子宏观增量政策出台,政策效应逐步显现,上海的财政收入呈现出一种向好态势。

“预算执行报告中的多项财政支出安排与政府工作报告紧密呼应,体现出上海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市人大代表、上海开放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孙慧关注到2024年,市财政科技支出为635.5亿元,同比增长20.3%。同时,出资设立1000亿元的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和未来产业基金,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底层技术突破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这将有助于促进创新要素的流动和协同创新,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市人大代表,沪港国际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郭康玺关注到,过去一年,上海发行地方政府债券1354亿元,主要用于轨道交通、市域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旧区改造等保障性住房项目,污染防治等生态环保项目,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项目。“人民群众的需要,就是财政资金大显身手的地方。”

市人大代表、大众交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国平连续多年为旧区改造鼓与呼,他留意到报告中提及发挥政府投资对社会资本的引领带动作用,大力推进中心城区零星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小梁薄板房屋等不成套旧住房改造和“城中村”改造,支持建设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财政兜底,普惠民生。民生支出每一项都与人民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