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平:细节之处方显大将之风 发布时间:2021-11-24
撰文|章君秋
编辑|傅晗玮
编者语:
作为MBA首届校友,杨国平用“务实”两字评价安泰MBA,并且率先体验到“边学边试,学以致用”的美妙感受。作为大众交通集团掌门人,他敢于尝试,勇于变通,更带领集团走过坎坷,迈向辉煌。作为上海企业家和浙商的杰出代表,他在业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多次荣膺各类国家奖项,并于2016年荣获“上海市浙江商会30年30人杰出奖”,成为行业标杆。“一要不断学习与创新,二要积极思考,三要永不放弃”是他坚持的人生准则,杨国平依然怀抱热忱,迈着稳健步伐,走在永无尽头的自我革新之路上。
安泰MBA:一次改变人生的尝试
杨国平回忆起当年来交大进修的契机,正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时,上海的改革开放也达到一个高潮,公司抓住这个机遇开始着手做股份制。实际上大家对股份制心里都没有底,社会上也尚存争议。开始做股份制之后,他深深感觉到需要学习更多的理论知识支持实践,93年下半年看到交大MBA开办的通知,毫不犹豫报了名,9月份开始参加为期半年的培训,然后参加考试。进入安泰后,系统的学习对杨国平的工作有了很大的启发,特别是如何规范管理上市公司,像《管理会计学》,《运筹学》等管理方面的课程都是他从未接触过的知识面。他回忆道,“当时我们班上有四个人在上市公司工作,对上市公司这个概念,我们也是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了解的,老师和同学们在课堂上交流上市公司的情况,看各个公司的财务报表、市场定位等。对我来说MBA的学习很务实,对我的帮助立竿见影,虽然当时学习条件很差,但是对知识的汲取让同学们倍感充实。”
杨国平认为,“MBA是企业家的摇篮,课堂上学习的理论与工作中的实践相结合,会有更好的效果,但如何平衡工作学习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现在大部分企业是支持员工继续学习的,比如我们公司会允许进修的员工合理调整安排自己的时间,对于学费,我们也有激励机制,对于成绩优异、拿到毕业证书的员工给予报销或奖励”。另一方面,工作与休息也需要做到平衡。“适当的运动可以放松身心,我以前打网球,游泳,现在年龄大了膝盖有伤,就跑跑步,边看新闻边原地跑,一举两得;或者做俯卧撑,做俯卧撑锻炼很方便,既不占地方,也不用器材。”智者的才能不仅体现在工作上取得的成就,更体现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MBA同学会:一个交流互通的平台
作为MBA同学会的会长,他介绍说,MBA同学会从成立一开始就旨在提供一个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平台。同学会这个平台,相对课堂来说比较轻松,有益于增进同学间工作交流和情感;对有些产品,或者工作上的困难,大家会提出来互相交流,从而打开新的思路,同时对自己公司也是一种宣传;还有新的课题、新的内容,大家也会在一起讨论,比如能源专业的同学,会就新能源方面讨论未来在上海、在中国的前景到底怎样。
杨国平回忆说:“有一次活动,我们专题讨论滴滴打车、快的打车,对传统订车方式的冲击。政府部门对此,开始是叫停的,后来是默认,现在是要求规范。我认为规范是必然的,随意加价、驾驶安全等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对消费者不利,所以互联网还需要不断的去深化、去创新、去改进。”说起同学会的活动,杨国平如数家珍。MBA同学会除了定期举办座谈会和论坛活动外,也会举办体育竞技类的球赛、太极拳比赛,以及文艺类的品茶会等等。
商场实战:一种敢为人先的远见
杨国平所在的大众公用集团前身是浦东大众,他回忆起公司一路走来的经历和遇到的困难,并到现在发展壮大。他说到,公司是1991年12月成立的,邓小平南巡讲话时提到考虑要开发浦东,当时浦西到浦东交通不便,特别是打车过去,单程要收来回费用。后来领导提出奖励政策,希望把浦东的出租汽车问题解决,杨国平的公司就响应了,备了100辆车,颜色是黄色的,专门作为浦东的大众出租车,这样就缓和了浦东打车难的问题。1991年公司也正好抓住了机会改制上市,后来由于汽车业务很单一,又改名叫大众科创,也想赶着时髦搞创投,但是发现创投风险很大,最后还是回到了熟悉的老本行做公用事业,便改名为大众公用事业。大众公用事业现在的板块主要是煤气、污水处理、重大施工工程,还有创业投资,是深圳创投的大股东之一,在积极地做一些投资项目,所以这样形成公用事业为主的、以创投为辅的上市公司,发展到现在已经26年,目前还是比较稳健的。
现场交流:一点润物无声的感悟
在杨国平看来,MBA教育成功与否,很重要的是能不能培养出优秀的企业家,或者优秀的精英管理者。对于这方面,他的观点分为以下两点:第一,注重交流。他说,“在校生和校友保持交流,不仅可以把成功经验互相分享,也可以交流挫折的经历,吸取教训。”第二,提供适当的就业指导。他觉得学院相关部门可以与一些用人单位对接,对创新产业也要主动联系,请他们到学院来做一些推荐。他说,“国外的大学经常会搞此类活动,校企与学校的互动。上海现在存在的问题是一方面缺人才,一方面学生难觅良职,这是因为信息不对称,学校可以促进此问题的解决。”
杨国平还分三点向我们阐述了他觉得最重要的准则。第一,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的理念。他说,“社会在进步,我们不去学习,就是退步。好多新的知识新的理念在不断产生,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才能追赶时代的脚步。”第二,积极思考。“在工作中生活中都难免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是我的理念是办法总比困难多,所以要去想办法解决困难,不思考就只能困在原地。”第三,永不放弃。“自己选择做某个产业,就该认准方向,就算有时候会碰到暂时的困难,也不能轻易放弃,坚持以后可能就胜利,如果放弃就等于失败。”
2018,对于大众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即将迎来大众创业30周年的里程碑。2018,也是建设新大众的开启之年。展望未来,杨国平踌躇满志,他表示将把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关键,以创新为机遇、以创新为动力、以创新为责任,把创新精神融入每个业务领域和板块中,实现新跨越,再创新辉煌。知行合一,奋勇向前,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新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