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开创未来 | 安泰经管学院平语学习小组开展10月系列主题活动 发布时间:2025-11-10

           秋风送思忆先辈,赓续血脉启新程。2025年10月,安泰经管学院平语学习小组组织同学们开展了“铭记历史传精神,砥砺前行创未来”系列主题活动,通过理论学习、党史接力、实践活动、读书分享等多种形式,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学习经典理论著作,传承先辈红色基因,坚定强国理想信念。

学理论,强党性

    本月平语学习小组全体成员围绕九三阅兵、伟大抗战精神及十五五规划预热展开专题理论学习。今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同时也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同学们通过个人自学、小组共学等形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感悟理解伟大抗战精神的内涵意义,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的必胜信心,同时了解学习十五五规划制定的背景、意义及要求,紧跟时政热点,关注国家发展。

1762739308633042791.png

1762739308907055233.jpg

1762739308930049646.png

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取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然而,这段历史也是一部充满血泪的苦难史,无数同胞惨遭蹂躏、屠杀,山河破碎,家国蒙难。观看阅兵仪式,那些历史画面仿佛再次浮现在眼前,警醒着我们必须要铭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同时,从曾经的“小米加步枪”到如今的信息化、智能化武器装备,从单一的陆军到海、陆、空、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等多军兵种合成,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折射出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作为中国人,我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和强大国防力量深感自豪,也更加坚定了对国家未来发展的信心。

——卫心玥

14年抗战,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引领人民筑起血肉长城。在新时代传承伟大抗战精神,要坚持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心怀 “国之大者”,将个人奋斗融入民族复兴伟业。面对风险挑战,更要汲取 “不畏强暴、血战到底” 的力量,在伟大斗争中坚定前行。

——李沁鑫

伟大抗战精神我们党在艰苦卓绝斗争中铸就的丰碑,是中国人民近代以来顽强抗争的强大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在战胜磨难挑战中浴火重生的鲜明精神标识。在当今社会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我们首先要筑牢理想信念,做爱国精神的传承者,其次要刻苦学习钻研,做本领过硬的奋斗者,同时要锤炼高尚品格,做艰苦奋斗的示范者。

——孙心頔

述党史,传精神

     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10月20日晚,平语学习小组开展“接力讲述党史,触摸革命脉络”主题学习活动,为同学们注入精神滋养与奋进动力。

1762739470082024416.png

    活动以“抽签接力讲述”的模式将“被动听”转化为“主动学”,帮助大家构建起系统的党史认知框架,将抽象的历史知识与革命精神具象化、可感知,让同学们在对重大历史事件的梳理与讲述中深刻领会背后的精神内涵,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

活动还特别融入革命先辈经典诗作学习环节,叶挺《囚歌》的坚贞不屈、陈然《我的“自白”书》的无畏担当、赵尚志《黑水白山·调寄满江红》的家国情怀,通过集体感悟与精神共鸣,让红色基因在同学们心中落地生根,进一步激发大家作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1762739536594035066.png     1762739536470050295.png

1762739536602042072.png      1762739537748061485.png

做实践,亲自然

    为帮助同学们深入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同时舒缓学习压力、涵养健康心态,10月22日晚,平语学习小组举办“瓶子里的秋天”主题活动,在实践中感受自然之美,搭建连接自然与心灵的桥梁。活动由2024级本科生冯晓缘主持。

1762739725566007923.png      1762739725567053133.png

1762739725556094433.png

冯晓缘从政策支持、实际案例等方面向同学们介绍了生态文明和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随后她引导同学们精心挑选落叶与落花,通过修剪、搭配、封装等一系列手工操作,将秋日的自然之美定格于玻璃膜中。创作过程中,同学们不仅能细致感受叶片的纹理、花瓣的形态,体会生态之美,也能在与自然元素的亲密接触中放松身心,缓解学业与生活压力,在亲近自然中汲取能量,在实践互动中增进情感。

1762739853771064228.png     1762739853719094611.png

读经典,坚信念

为提升同学们的政治素养,增强党性觉悟,10月期间,平语学习小组各小组成员积极组织开展“一页书一席谈”小组读书分享会,聚焦红色经典,重温峥嵘岁月。

1762739934705055282.jpg      1762739934818092580.jpg

1762739934729090789.png      1762739934732000162.png

     读完《毛泽东选集》,我最大的收获是获得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思维工具书。书中“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的核心思想,不仅是革命理论,更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实践论》塑造了我解决问题的心法和流程,坚定了我保持学习、躬身入局的人生态度。小步快跑,大胆尝试,在实践中验证想法,并根据反馈迅速调整。无论是学习一门新技能,还是推动一项工作改革,必须勇敢地跳下水去,在呛水与调整中才能真正学会。这激励我从一个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转变为一个行动的主动探索者。《毛泽东选集》不仅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宝库,更是我们每个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汲取智慧的源泉。

——杨馨淇

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最打动我的,是其笔下所传递出的“真实的力量”。在当时的重重封锁下,他如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剖开迷雾,向世界呈现了一个充满理想与朝气的红色中国。书中没有刻板的宣传,只有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乐观坚韧的红军战士,富有远见的革命领袖,以及满怀希望的人民群众。正是这种朴素的纪实,让我深刻感受到那股不可阻挡的信仰力量。它照亮的不仅是中国的西北角,更是一代人为理想信念矢志奋斗的壮阔征程。这本书在今天读来,依然是一面镜子,提醒我们不忘初心,理解那段峥嵘岁月何以能够“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巨”。

——肖以恒

《红色家书》汇集了革命先辈在峥嵘岁月中写下的珍贵书信,这些文字既是亲情的纽带,更是理想信念的生动见证。书中赵云霄烈士给襁褓中女儿的绝笔信尤其令人动容,她在牺牲前写道:“小宝宝,我很明白的告诉你,你的父母是共产党员……”既有母亲对孩子的万般不舍,更彰显了革命者舍小爱为大爱的坚定抉择。她在生命最后时刻毫不回避共产党员的身份,用鲜血践行誓言,为孩子留下了最珍贵的精神遗产。这些血泪写就的家书启示我们,虽然战火硝烟已远,但其中蕴含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永不过时。当代青年应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在平凡岗位上恪尽职守,把先辈们为之奋斗的理想追求不断推向前进。

——张昊炜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以真实笔触还原了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期在梁家河的知青生活,核心观点聚焦“在艰苦磨砺中成长、在扎根群众中铸魂”。书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总书记住窑洞、睡土炕,跟着村民一起挑粪、种庄稼,甚至为解决村民饮水难题,带头勘探、组织修建水井的细节——这些不是抽象的理论,而是 “把群众放在心上”的具体实践。这本书启发我们青年时期的成长从不是 “温室培育”,而是要在面对困难时敢扛事、在贴近实际中明方向,今后我会更主动地在学习和生活中关注身边人的需求,用务实行动践行青年责任。

——周炜

《红岩》是一部用鲜血与信念铸就的生命赞歌。合上书页,江姐、许云峰等革命者的形象久久挥之不去——渣滓洞的铁锁、白公馆的刑讯,非但未能摧垮他们的意志,反而让信仰在黑暗中熠熠生辉。最震撼我的是那种超越肉体痛苦的灵魂坚守。当江姐说出“竹签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时,我深切体会到信仰赋予人的非凡力量。这种力量让革命者在最黑暗的牢狱中依然能看到黎明,在最残酷的折磨中依然保持着人的尊严。这部作品不仅是对历史的铭记,更是一面映照当下的镜子。在和平年代,我们虽无需面对枪林弹雨,但那份对理想的执着、对信念的坚守,依然是我们前行路上不可或缺的精神灯塔。红岩精神,历久弥新,永远是激励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

——华帅

 

通过品读经典,同学们回望烽火岁月,对话革命先烈,感悟深邃思想,传承红色精神,并进一步在分享交流中碰撞思想火花,汲取奋进力量。

通过本月系列活动的开展,同学们夯实理论基础,厚植家国情怀,提升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在不同的形式载体中感悟党的精神伟力,明晰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今后,平语学习小组将持续开展更多兼具政治性、教育性和趣味性的创新活动,推动理论学习走深走实,助力每一位同学在多彩活动中淬炼初心、磨砺本领,不断向党组织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