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TLAC债务工具对系统重要性银行风险防范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5-05-15

  • 活动时间:
  • 活动地址:
  • 主讲人:

题 目:TLAC债务工具对系统重要性银行风险防范作用研究

嘉 宾:明雷 副教授 湖南大学

主持人:覃筱 副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时 间:2025523日(周五)10:00-11:30

地 点:上海交通大学 徐汇校区安泰浩然楼306

 

内容简介:

总损失吸收能力(简称TLAC)是次贷危机后全球金融监管改革的重要成果,旨在降低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道德风险、提高处置效率。为实现TLAC达标,我国G-SIBs2024年开始发行TLAC非资本债券。通过引入TLAC工具,本文构建银行动态资本结构理论模型,研究TLAC监管规则实施后,G-SIBs的资本结构选择与风险防范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当外生资产波动率增加时,银行将提高最优TLAC资本比率。银行提升TLAC策略与资产波动率变化密切相关,只有当资产波动率较高时,银行更倾向提高TLAC非资本债务工具比例。最优监管资本和TLAC债务工具比例存在替代效应,但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调整对银行最优TLAC资本比率影响较小。进一步研究发现,与政府提供担保的外部援助模式相比,当需要自行吸收损失时,银行更倾向发行新股补充资本、提高TLAC债务工具占比。在此基础上,结合理论模型的一般性结论和中国银行业特点,本文推演出完善我国G-SIBs监管框架的启示。本文对于提升我国大型商业银行损失吸收能力,增强银行体系的韧性进而促进银行体系的稳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演讲人简介

明雷,现任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获得湖南大学理学学士(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和金融学博士学位,曾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为银行监管与风险管理、宏观金融与国际金融。以第一作者在《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管理科学学报》《金融研究》《国际金融研究》以及Journal of Empirical Finance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s等国内外代表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多篇,部分研究成果被《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文摘报》转载。在《经济日报》、国家自科基金委《政务信息专报》、教育部《决策咨询专刊》等发表资政论文10多篇,部分成果被中央办公厅采用,受邀《金融时报》专访。出版专著教材3部,独著专著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主持国家自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子课题等多项课题。

 

欢迎广大师生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