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届长三角研究生“三农”论坛圆满举办 发布时间:2022-11-16

2022年11月13日,由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共同主办,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卡特)承办的第二十届长三角研究生“三农”论坛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顺利召开,来自全国各地数十所高校及研究单位的千余名师生在线下或线上共同参加了论坛。除主办方外,还有来自安徽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江西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海洋大学;扬州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等共16所高校的代表团队共同参会,每支团队都由优秀的硕博研究生和带队教师构成。

长三角研究生“三农论坛”是一个由学校搭台、学生唱戏的论坛,至今已历经二十载。虽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影响,本届论坛仍主要以线上方式举行,但参会师生的热情仍然十分高涨,共同完成了一场高质量的学术交流盛筵。

11月13日早八时三十分,大会准时拉开帷幕。本届论坛开幕式由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陈帅副教授主持,并邀请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钱文荣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领队史清华老师和南京农业大学纪月清教授为大会致辞。

开幕式后,本次论坛特别组织了四场主旨报告。主旨报告从农业规模化、共同富裕、经济学研究规范和文科研究中的数据方法四个主题展开。其中,来自南京农业大学的徐志刚教授分享了农业规模化的机制机理及相关政策;来自同济大学的程名望教授介绍了经济增长对缩小收入差距的影响;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白军飞教授分享了应用经济学的研究范式;来自浙江大学的龚斌磊教授介绍了文科研究中的数据方法转型趋势。四位教授的精彩报告引起了参会师生们的热烈讨论,使同学们受益匪浅。

本届论坛围绕“三农”问题的多个方面,分别设立了“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农业生产”、“绿色与低碳农业发展”、“城镇化与包容性就业”、“经济增长与城乡发展”、“农产品质量与食物消费”、“农业高质量发展”、“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九个分会场。共有40名硕、博士研究生汇报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参会评点专家、老师以及同学们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本届论坛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共有10名师生参会,其中,点评专家4名,包括带队老师史清华教授,副院长朱喜教授,郭士祺和高晶晶两位青年教师,另有5名博士生和1名硕士生汇报了自己的研究成果。郝晨璐同学关注了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低收入者的福利影响;邵恒阳同学分享了技术进步背景下,化肥施用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实证结果;潘嗣同同学汇报了电商进村对农村非农就业的现实影响;马志浩同学关注了流动范围决策与性别差异的潜在联系;胡涟漪同学分享了职业指标的发展趋势、构建方法及研究应用;孟盟同学基于农机补贴,发现了机械化对劳动迁移的潜在影响机制。6位同学的交流与分享得到了老师们详尽、精心的点评,收获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除此之外,还有上海海洋大学的晋洪涛副教授、上海财经大学的盖庆恩教授等两位安泰校友也一并受邀来到交大安泰分会场共同参会。

论坛在老师同学们意犹未尽的热烈讨论中落下帷幕。为了进一步激励提升学子们的学术兴趣与研究能力,论坛承办方组织专家对参会论文进行了初步匿名评选,再结合部分与会老师的评审和投票,共选出11篇优秀论文,其中,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有胡涟漪、潘嗣同两位同学获奖。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阮建青教授为“优秀论文”颁奖并致辞,阮教授对本届论坛的举办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对论坛的未来发展及在座同学们的未来科研提出了殷切的期盼和鼓励。我院史清华教授作为下届“三农”论坛承办方代表发言,表达了自己全程参与论坛的感想,勉励同学们用批判的眼光看问题、脚踏实地做研究,同时对本届论坛的承办方表达了感谢,向在场与会者发出了明年参会和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的邀请。(供稿:成威松和金扬扬)

 

长三角研究生“三农”论坛:始于2003年,已成功举办了二十届。作为少数专门性的研究生学术交流论坛,从早期的“长三角三校”论坛发展至今,已成为具有全国性影响力的公开学术研讨论坛,是各涉农(经)高校师生一年一度交流学习、共商农事的盛会,也是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三校农经学科品牌性活动之一。2023年第二十一届长三角研究生“三农”论坛将由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承办。